江南之地,鱼米之乡。
渔业是人类最早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之一。作为渔业大国,中国的渔文化历史悠久,蕴涵丰富。唐中叶以来,江南日渐成为重要的财赋之地,这一区域的渔文化也随之繁荣、丰富。
去年1月1日起,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实行“十年禁渔”。这也意味着,“一叶扁舟”“渔舟唱晚”等长江劳作场景也随之消失,绵延数千年的长江渔文化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。
文化@禁渔不忘江南韵
文章插图
渔民画 杨火根 绘
“水里的鱼和岸上的人,靠的正是渔文化这条纽带来连接。”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潘迎捷教授表示,“对渔文化的保护,也是长江大保护的重要组成之一。”采访人员获悉,长江下游重点地区渔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已经启动。
上海简称来自渔具
“大家知道‘沪’的来历吗?”课堂上,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宁波发问。
“‘沪’不就是上海的简称!”大学生们笑着回答,似是胸有成竹。
“看上去和上海今日的都市景观全然不相干,但‘沪’是一种古老的渔具,其雏形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。”宁波放出图片,台下学子露出吃惊的表情。
“我们的先民十分聪明。他们在沿海沿江之滨,插竹或堆石为坝,利用潮差来截获鱼虾,用竹者就称为竹沪,用石者称为石沪。”宁波向采访人员解释。南朝顾野王《舆地志》对这种工具作了细致描述:“插竹列海中,以绳编之,向岸张两翼,潮上而没,潮落而出,鱼蟹随潮碍竹不得去,名之曰扈。”因在河流中使用,“扈”后来被加上三点水,即简化字“沪”的繁体。
【 文化@禁渔不忘江南韵】宁波补充道,“沪”最早见之于地名,就要追溯至东晋时了。那时吴淞江直通大海,沿岸居民在海滩上置竹,以绳相编,根部插进泥滩中,浩荡的竹墙向吴淞江两岸张开两翼,迎接着随潮而至的鱼虾蟹。而那呈喇叭形的河口又唤作“渎”,故吴淞江一带被称作“沪渎”。
“那会儿,渔民使用的渔具虽多,但最常见的还是‘沪’,后来被改称‘簖’。”宁波解释,这是因为人们此时已习惯将“沪”用于江名,为了避免概念混淆,遂另造“簖”字来称呼这种渔具。由于“簖”制作简单,使用方便,收获颇丰,在吴淞江沿岸乃至江南都长期被作为传统渔具之一,而历史悠久的“沪”,也被作为地名沿用下来。
秋风起时,上海老饕们都钟情大闸蟹。叫着顺口,可这么叫有何讲究,你是否想过。“唤‘闸’,一种说法是与捕蟹方式有关——竹簖就是‘闸’,在簖上捉到的蟹被称为闸蟹。”宁波说,“还有一种说法,所谓‘大闸蟹’,有可能是从‘大煠蟹’演变而来。”
原来,“煠”指的是将食物置于水中,先猛火煮沸再慢火煮熟的一种方法。在古音中,“煠”与“闸”的发音非常相近。相传清朝时,就有专门的卖蟹人挑着担子,走街串巷,大声叫卖煠蟹。大家也渐渐熟悉了这个名称,而之后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,“大煠蟹”的发音发生了改变,就成了今天上海人口中的“大闸蟹”了。
“上海还有很多珍贵的渔文化资源。比如金山嘴渔村,是上海有名的渔港,历史上海洋渔业十分兴旺。”宁波说。
长三角渔家趣事多
“上海海洋大学与浙江省青田县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已经快五年了。”该校教授刘其根说,“双方在青田田鱼的种质资源保护、优良品系选育、规模化繁育养殖、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合作。”
青田田鱼,有什么来头?刘其根介绍,青田稻田养鱼已有1300多年历史,青田先民依托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的地貌特点,因地制宜开垦梯田发展农业,既种稻又养鱼,创造了“稻鱼共生系统”。在这一系统中,水稻为田鱼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,田鱼则发挥防虫除草、松土增肥等功能,形成了有机生态循环,使系统内不需要使用化肥农药也能保持稳定高效生产,达到“一水两用、一田两用、稻鱼双收”的生产效果。“‘青田稻鱼共生系统’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呢!”他说。


    网站地图